close

  在97年11月16日結束攀登北大武山後,開車回程途中,由於時間尚早,熟門熟路的將軍大人便帶我們前往萬金教堂參觀,萬金教堂位於屏東縣萬巒鄉萬金村,為前往北大武山登山口必經之路。

以下是萬金教堂簡介<摘自http://travel.pthg.gov.tw/CmsShow.aspx?ID=350&LinkType=3&C_ID=165

  萬金聖母聖殿是台灣最古老的教堂,歷經仇教者火燒破壞,大地震的催殘,以及大轟炸的試煉,全都化險為夷,奇蹟式的完整無恙,信德受到肯定,入教者日眾。聖殿由西班牙古堡式建築造型結合中國獨特建材興建而成,來自遙遠西班牙的聖堂大鐘,迴盪在清同治皇帝親賜的「奉旨」,在在顯露出獨特的風格與韻味。  

  萬金聖母聖殿位於屏東縣萬巒鄉萬金村,背依大武山。萬金開教始於1861年由西班牙道明會教士郭德剛神父從高雄前金步行往返傳教,兩年後建立第一座土塊聖堂,首批領洗教友有83人,但逐漸萌發茁壯的信仰,卻受到仇教者及宵小諸多陷害和破壞,屢遭火燒聖堂、搶奪教會和教友財產、以及糾眾械鬥。

  萬金聖堂面臨的困厄並沒有就此結束,1865年發生南部大地震,聖堂牆壁倒塌大半,經虔敬聖母教友的支援修建如初,歸化領省者日多,聖堂顯得狹小,而有興建大堂的構想。

  1869年12月,良方濟神父購置現今堂址的林地,依西班牙古堡式建築風格鳩工建造,於1870年12月8日舉行開堂大典,並以『無染原罪聖母』為教堂主保,這也是現今聖殿『慶堂』的由來。

  萬金聖母聖殿新堂寬45尺、長116尺、壁高25尺、牆厚3尺,建築不用鋼筋,而以傳統中國式建築的碎石、石灰、黑糖、蜂蜜、木棉及火磚等混合替代,堅硬無比,建築材料則由福州把福杉結成木筏,隨海漂流至東港,再以牛車運回。泥、木匠師傅大多來自福州、廈門、澎湖,前往參觀考察的國內外人士無不嘆為觀止,稱讚不已。

  聖堂大鐘遠自西班牙運來,遊行用的聖母轎則由福建名彫刻家鐫刻,美侖美奐,百餘年來均完整無缺。

  1874年,清政府船政大臣沈葆禎奉命巡視南部開山工程,途經萬金莊,目睹莊嚴宏偉聖母大堂座落在安和靜諡的農村,神父中國化,教友和樂團結,認為教會可以敦風礪俗,又可做撫番工作,消弭種族歧見,奏請皇上支援傳教工作。同治皇帝特親賜『奉旨』照淮及『天主堂』聖石,於1875年鑲在聖堂正面山方,自此官兵路過必下馬行禮。

  萬金教會自1895年起又受到一波波仇教者戕害,幸蒙天主保佑,終能化險為夷。1944年抗日時間,日軍佔據聖堂做為指揮部,神父只得在教友家中獻祭,並且傳說有白衣騎士,在旋風呼嘯中持鞭飛舞,日軍紛紛病倒驚惶逃出。1945年美軍機大轟炸,聖堂附近彈殼積地,聖堂卻奇蹟式的完整無恙,聞者莫不驚懼,一致認為天主及聖母大能助佑,才有此奇蹟,於是信德受到肯定,入教者日眾。

  1984年7月20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敕封高雄教會萬金莊聖母無染原罪大堂為「聖母聖殿」,地位僅次於梵諦岡羅馬教廷的大教堂,在東亞華人教區中,被羅馬天主教廷冊封為「聖母聖殿」,也只有萬金教堂和中國上海佘山教堂。內政部在同年核定萬金聖母聖殿為國家三級古蹟。

  萬金聖母聖殿於2001年6月經屏東縣政府協助完成整修,將百年前鐘樓恢復,並舉行完工剪彩,全台灣的主教在樞機主教單國璽帶領下為成千上萬教友祝福。每年12月8日主保瞻禮,更吸引成千上萬的人前來朝聖,成為南台灣的聖母朝聖地。萬金教會現已培育出一個主教、九個神父、九位修女及數位修道生。

 

IMG_8101.JPG 

 

 

IMG_8102.JPG 

萬金教堂

 

 

IMG_8105.JPG 

搭起施工鷹架,想是要把外牆重新粉刷

 

IMG_8107.JPG 

教堂前有個人正表演扯鈴

 

IMG_8108.JPG 

教堂旁建物

 

IMG_8109.JPG 

正有人在外佈置,想是聖誕節快到了有活動吧~

 

IMG_8116.JPG 

正面大門的

 

IMG_8119.JPG 

磚砌的拱門

 

IMG_8118.JPG

拱門砌磚細部

 

IMG_8120.JPG 

教堂轉角的裝飾及收頭

 

IMG_8125.JPG

鐘樓

 

IMG_8128.JPG 

教堂旁有顆百年雞蛋花

 

IMG_8124.JPG

 

IMG_8129.JPG

雞蛋花後可看見山峰,想是大武山一帶吧!

 

IMG_8130.JPG

 

IMG_8131.JPG

 

IMG_8132.JPG

地上鋪設的紅磚,上面的字是製造公司嗎?

 

補充說明:聖堂建築本體研究<摘自http://www.catholic.org.tw/bankin/bankim/newpage9.htm>

3-1環境與基地

3-1.1地理環境

    萬金天主堂位於屏東縣萬巒鄉萬金村萬興路二十四號。萬巒鄉位於屏東縣東面的南大武山麓,與泰武及來義兩鄉為鄰,西面則以萬巒溪(即東港溪)與竹田鄉為界,北面是內埔鄉,南面則是潮州與新埤,東西寬約七公里,男面約長十公里,全鄉面積為六十餘平方公里。萬巒鄉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居民以農為多,目前全鄉種植檳榔之地達一千三百二十七公頃。萬巒鄉在屏東客家六堆之發展中,算是比較早的地區。遠在清康熙年間有居民沿東港雞溪抵鄉二溝水,並於附近發現泉水一座,乃決定遷此開墾。

    萬金村是萬巒鄉十四村之一,據潮州郡誌所載,萬金原是屬於潮州郡下的一個部落,清末萬巒立鄉後才歸該鄉轄治。萬金之命名,乃因當地明清之際,土壤最好,每年五穀豐登,推積滿倉埕,遠見如萬頃金山,因爾得名,清雍鄭年大水災,一切改觀。村前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後為山麓,四季如春,景緻宜人。居民約有三千人,絕大多數是天主教徒,這是在台灣非常少見的現象。百姓世代以務農為主,民風惇樸,勤儉耐勞,守望相助。萬金村鄰近村社還有赤山村、承德村、五溝村、四溝村、新厝、佳佐等村,對外交通尚稱方便。由於萬金特殊的民情,在早期傳教士的信函中,它是經常被提及的,例如良方濟神父在清同治四年(1865年)的一封信中,對萬金就有這樣的描述:

『萬金是個漂亮的小村莊,本地人認為它是幸運之村,因為它未曾受到漢人的蹂躝與掠奪。村子是位於綿延之山脈下,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它是個可以和任何地方比美,美麗的福地....它是向本村人傳教最好的地方。』(註解)

3-1.2教堂基地

    萬金天主堂所在地為屏東縣萬巒村赤山大字二八三號地,面積為2.7478公頃,為鄉村乙種建築用地。目前基地上除了萬金天主堂建築本體之外,還有南面的無玷之母會院及北面的教友中心兩棟新建的建築物是屬於相關宗教機能,以及在教友中心南側、教堂北側之基地上新建聖母祈禱公園及祭台、籃球場,其餘在教友之措施下所產生的結果。天主堂本體之南、無玷之母會院東目前則是空地,遍植草皮。砭五堂本體與無玷之母會院及教友中心間則是前庭,但除了一些植栽之處外,多為瀝青鋪面。在植栽方面根據藤島亥治郎調查時,以椰子樹、鳳凰木及檳榔樹等南國風味之樹為多,今則仍然於前庭及北庭院保有椰子樹,教堂南面之圍牆邊牆邊亦植有檳榔樹,其它處之植栽齡樟樹、黑板樹等等。

3-2創建及歷次整建沿革

    萬金天主堂自創堂之初至今已經有一百三十多年得歷史,其中幾經整修,風貌也略有更動,可惜因為時間久遠,而教會在每一次整建時也並不是聘請專業建築師,而是請工匠主持,所以並無完整的團面紀錄留下,本節乃就其中幾次?重修工程加以陳述,及中在造型及空間變動之研究則分置於3-3.3-4部份。

3-2.1一八六三年第一座聖堂

    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郭德剛神父偕同傳教師篤哥先生自高雄至萬金傳教,是為萬金天主堂創立之始。清同治元年(1862年),黎茂克神父接任本堂,翌年以六十圓清幣,在萬金購買逼片土地,建立萬金天主堂第一座壽堂,為土塊所建,然而此座聖堂卻在青同治四年(1865年)之地震中受損,著又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因暴民縱火燃燒教堂而全毀,未曾劉下任何圖像紀錄。(註1)

3-2一八七O年第一次重建聖堂

    萬金天主堂第一次重建是始於清同治八年(1896年),良方濟神父受命為本堂之後,湯年十月底,良神父購買了一片樹林地,並於十二月著手興建大堂,由傳道師劉阿成擔任總監工(註2),所有建堂之主要材料係訂購自福州,由福州釘成木筏,順海潮漂流至東港,再以牛車裝運回萬金。主要工匠則分別聘自福州、夏門及澎湖,勞力小工則由教友義務輪流值擔任,新堂建造費用,石灰為二百三十圓清幣,木材為二百圓,磚頭為三百圓,工資二百圓,合計九百三十圓。整個工程費時一年,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十二月八日竣工,行獻堂大典供奉『無染原罪始胎聖母』為主保,至今萬金天主堂仍與每年十二月八日舉行盛大堂慶,翌年六月則增建神父宿舍及道理廳、傳道師宿舍,及女道理廳(後來改為村堂學社)(註3),此次重建之聖堂,後來又移至中央山牆之上,但聖堂之內外風貌及型制則維持不便,一直到民國四十九年(1960年)重建。

3-2.3一九六O年第二次整建聖堂

    民國四十五年(1956年),齊利諾神父就職,民國四十九年(1960年)籌募一百萬元準備修堂頂,值金門砲彈,工程幾經困才完成。此次進行的雖然是重點的整修,但實際上確是大規模之內部重建,除舅有建築之基本外牆維持不變外,其餘之構造及細部均全部重建,也含正向南面角塔倒塌之中座被拆除,中殿之後加建環形殿,通廊之後加建壁龕。其中最大的改變則是整棟聖堂內部木構架全部被更換為鋼筋混凝土構架。

    民國五十七年(1968年),包德良神父繼任,在任內完成了神父宿舍的重建工作,也新建了活動中心。宿舍為道明會會長所捐助,而活動中心則是教廷駐華大使艾可儀主教所協助興建。

    民國六十二年(1973年),洪鐸聲神父接任教職,在任內完成聖山的整頓工作,建立追思亭,也鼓勵教友娟建聖母亭。民國六十七年(1978年),由西班牙傳教基金會贊助建立聖母診所,同年發動教友捐款改見聖堂外大門及圍牆。民國七十年(1981年)為了慶祝萬金傳教一百二十一週年,聖堂內部又進行整修之工作,天花板部份增加了中國傳統之裝飾紋樣,柱子上也添加對聯。屋頂部份又於年翻修,即為今日所見之聖堂。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將萬金天主堂敕封為『聖殿』,成為台灣第一座聖殿也是中國境內第二座聖殿。所謂聖殿乃是天主教會中第一級之教堂,享有教會中最高的神恩。

    民國八十年(1991年)聖堂南面興建聖殿,興建了無玷之母會院,民國八十二年(1993年)北側聖殿教友中心若成啟用,二者同為傳教師傅修所設計。

註1:有關暴民縱火燒聖堂之事,參見2-1。

註2:阿成哥,一八六三年出生於潮州萬巒庄赤山家匏郎社,聰明健壯,熱忱富同情心。他中年時正當教難方熾時,混於暴徒行列,趁機進堂聽神父講道,感動萬分,幡然徹悟,失至奉教,潛研教理,遭受磚場老闆同僚反對,親朋謾罵,妻兒離棄他,但阿成哥信心不拔。一八七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入道明第三會,次年八月四日發願為修士,一八七八年自願往中部羅厝,沙崙仔傳教,一八九四年鄭月十八日善終,自李嘉祿神父以下,每位神父在日記中無不異口同生讚揚阿成哥市活聖人。潘竹軒(1979)第10頁。

註3:同上柱,第5頁。

註4:第一座上海佘山教堂。                                                                                                                   

3-3 空間規制與使用現況

3-3.1空間規制

    西方宗教建築在空間上有其一定得規制,而且由於宗教儀式之需求,一千多年來,西方宗教建築或許在規模大小上有很大的差異,在規制上卻是變動甚小。

    萬金天主堂在空間規制上是屬於小型的天主教堂之型制,而且經過歷次整修況,該教堂是『面寬五十七尺二,進深一百一十六尺二的長方形空間。在前方入口左右兩側有厚肥的角塔,而於聖壇後面有牆壁隔出一個房間。整個禮拜堂之空間是由柱列分隔中殿(主廊)及通廊(側廊)二個部份,中殿的寬度約略為通廊之兩倍。側廊上方還設有房間,而入口處上方也有格樓』。(柱1)很明顯的,萬金天主堂在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的聖堂是屬於巴西利卡式的小型禮拜堂(Basilican Church),這種型制的教堂匡間在當時是頗為盛行的,所有宗教機能都在這一個長方形匡間內進行,鐘樓則是利用南面角塔之頂。如果我們細分教堂之空間,在中殿之端為聖壇,根據藤島亥治郎之調查,在當時於中殿與聖壇之間立有木柵及木門,而且通廊與中殿之間亦由柱間跨樑,樑上豎立木板,並開二個窗戶。(參考圖3-4-33)(圖3-3-1)如果我們檢視十九世紀末西方宗教在亞洲所興建的建堂,我們即可發現它們之空間規制是極為類似的,日本的大浦天主堂(1879)、寶龜天主堂(1899)、上神崎天主堂(1891年)中,都是具有中殿、通廊及聖壇等本構成。

    民國四十九年(1960年),萬金天主堂進行重建,禮拜堂的中殿通廊,以及入口之角塔仍然存在,但卻在中殿之端原有聖壇後面之房間則改建為環形殿(apse),兩側通廊之端也各增設一個神龕,神龕之後,環形殿兩側則各增設一間房間,另外二樓通廊之上的空間也被取消,改釘封死的天花板,原有聖壇上之聖龕則移至環形殿,形成今日萬金天主堂之空間。(圖3-3-5,6)

3-3.2使用現況

    在木前之使用上,禮拜堂仍維持其原始宗教機能,環形殿側通廊之後之房間為神職人員更衣室及儲藏室,其中教大之改變則是原來位於中殿與聖壇分隔用的柵欄已經拆掉,這是因為宗教儀式鄭為神職人員與教徒相向較為接近之故。由於教堂教小沒有空再設懺悔室,因兒萬金天主堂是採取傢俱式之活動懺悔台。角塔方面,在南塔一樓為教堂之辦公室,二樓為小集會室,北塔則為儲藏室,及頂為大鐘縣懸吊之處。

註1:藤島亥治郎(1936)

3-4 建築造型構成與裝飾風格

    就一棟宗教建築而言,建築造型構成及裝飾風格是件非常中要而且具有象徵意義之事,尤其在西方宗教剛傳入台灣之時,許多台灣百姓尚無法接受,所以傳教士一方面要在建築上表達宗教意涵,另一方面又必須兼容本土色彩。

3-4.1 建築造型構成

    現今萬金天主堂的造型,基本上是一種正面雙塔式的小型教堂的模式,整座教堂可以視為由西正面、中央禮拜堂及東面環形殿三個造型所構成。西正面基本上分成三部份,中央為主入口,兩側為角塔,三部份的構成也隱約反應了內部由中殿及左右通廊三部份之空間構成,雖然這種造型與空間之相互反應在實質結構上並不完全存在。嚴謹的說,角和禮拜堂之空間並不完全有對位的處理,角塔實際上是嵌於禮拜堂角落的兩個突出物。

    雙塔式的教堂在西方中世紀時是一種相流行的造型,例如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C.1163-1250)、雷姆大教堂(Reims Cathdral,1211-13thC.)及林肯大教堂(Lincoln Cathdral,11thC.-13thC.) 及聖地牙哥的康波斯特拉教堂(Santiago de Compostela,C.1168-1188),都是這一類之例子,不過,它們的雙塔基本上都是為立面整體的一部份,像萬金天主堂這樣突出之角色塔處理並多見。事實上,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萬金天主堂角塔與原先創建時(1870年)的角塔以已經有所差異,原來的角塔隔有厚重壁柱柱式之處理。而南角塔與北角塔在處理上也不相同,南塔上置鐘座,形成鐘塔之機能,北塔則冠以十字架。

    中央禮拜堂之構成則較為簡單,從造型上看起來就是一個具有雙坡大屋頂之量體,並無其他之變化,東面環形殿之構成基本上可視為中間禮拜之延伸,由於在創堂之時為長方型之空間,並無環形殿空間,所以在造型上我亦可以發現,此部份之接延伸過來,屋簷則於左右兩邊各一根鋼柱支撐,環形殿之側,通廊之端的兩個房間則為平頂,而牆面亦和中間禮拜堂連成一體。

3-4.2 外部裝飾風格

    台灣早期的西方宗教建築,在式樣風格上之認定是極為困難的一件事。在西方社會裡,天主教教堂是一個充滿藝術及象徵符號之建築。建築的造形式樣及裝飾系統無一不是和宗教教義有著密切之關係,其中哥德式樣則一直被公認為天主建築之代表作。哥德式樣這種發源於西方中世紀的式樣雖然到了近代已經不會被全盤移植,但其裝飾系統如鑲嵌彩繪玻璃、四葉裝飾及尖拱等卻仍然被廣泛應用。文藝復興之後,有些計堂則採用新的文藝復興風格或更晚之巴洛克風格。當然在西方天主教傳入台灣初期,台灣並不是一個富裕的社會及缺乏充沛之教徒資源,所以無法擁有充裕經費與人力來營建大得哥德式樣教堂。另一方面,哥德教堂之興建往往必須耗時數十年,對於一個急切需要有禮拜空間以進行傳教之台灣傳教士,標準的哥德建築並不適合台灣,而古典系統的文藝復興或巴洛克風格又往往無法完全彰顯宗教性之象徵與氣氛。因此許多天主教堂均是就地取,配合當地的形式興建,只有在少數重要裝使用了哥德建築的抹某些語彙,在造型上偶而也會使用古典元素。

    就萬金天主堂之外部風格而言,整座教堂已經在過去之整建中數度更動,並沒有正式圖面記錄傳下。但我們仍可以經由同一角度拍攝的不同時期照片家以比對便可發現目前之風格係以民國四十九年之整建為基礎而發展,與當年創之時的風格已經有一段差距。在西正面部份,原來的角「四角落的部份有厚中的文藝復興式樣之裝飾」(註1),亦即有類似托次坎(Tuscan)柱子之方形壁柱,只餘基座,民國七十一年整修時,再度恢復壁柱,但很明顯的比例由厚重成為纖細,而且磚造基座同時變細,線角較淺也較為簡單。

    角塔之屋簷部份原係「有相同形式複雜的齒狀線腳」(註2),即有磚疊沏之簷口線腳數層,這數層線腳並且實穿中間入口部份之山牆,其中齒狀部份易由扁平長方形之小飾塊所構成。,民國四時九年的整建,基本上仍然維持屋簷部份之線腳裝飾帶,但齒狀飾帶已由扁平長方形飾塊改為菱形之飾塊,飾塊中間則刻以十字架紋樣。角塔之女兒牆原來係「磚造欄杆,具有獨特之意匠,四個角落之上還立有寶珠」(註3)。然而民國四十九年之重建卻將之改為十字鏤空的女兒牆,民國七十一年整修時,再度將其復為欄杆形式,但與原有之欄形式並不完全一致,而飾帶仍然是維持改過之菱形飾塊。

    南面角塔之上原作為鐘塔之用,「鐘塔之曲線則是富有文藝復興風格之門型」(註4),這種風格也是道明會於亞洲所建教堂中慣用的元素。日據時期,鐘塔傾塌,光復之初曾經在中山牆之上重建一哥德式尖塔搬之鐘座(註5),但民國四十九年重建時,再度拆除。民國七十一年整修時,則以現代柱樑之方式將鐘座重建建於北面角塔之東南角。此鐘仍為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所鑄,上有西洋銘文MR. JULIUS MANN-IOH ALA  GLESIA DEB K. CH.1892。至於在開口部份方面,獎塔之窗戶在創建時正面二層樓皆為尖拱窗。在外側面,一樓為較小之尖拱門,上有水平雨庇,二樓為長方形窗,上有圓拱形雨庇,在內側面,一樓為圓拱門,二樓為小尖拱窗,二者之間尚有一門額板。民國四十九年整建之後,角塔之所有窗戶被改成一樣的尖供窗,門也被改為尖供門,且開口面積增大。

    兩座給塔中間,為一個山牆面(pediment),在創建之時,此山牆之形式帶有傳統建築馬背的意象,馬背之上為一寶頂立十字架一座,山牆之屋簷在斜面簷口線腳之處理方式是和角塔一致,而角塔之屋頂線腳也同時橫貫整個山牆基部。山牆之中有兩個裝飾紋樣,上為皇冠,下為道明會之會徵。民國四十九年整建時,馬背被拆除,成為單純之山尖,馬背上之寶頂也不見了,山牆內之紋皇冠及道明會紋樣則重塑,寶頂之上的十字架亦為新作。

    山牆之正下方於二道簷口線腳上嵌有花崗岩石牌一塊,題曰「奉旨」,大門之正上方也有嵌有另一塊花崗岩門額,題曰「天主堂」,這兩塊石額是清同治十二年(1874)七月,由清廷頒詔,諭令沈葆楨 鑴刻,並於翌年一月十二日送達萬金村,從此清兵路過此堂必須下馬行禮。此兩塊石額在歷次整建之時均維持不變。在「奉旨」碑兩側兩道線腳之間在民國四十九年重建時尚書有「聖母無原最始胎堂」八個字,而「天主堂」石額與大門之兩道線腳內也書有「FUE EDIFCADA A.D.1870」聖堂建於同治九年重修於民國四十九年「RECONSTRUIDA A.D.1960」之字樣,闡明創建與整建之日期,然而這些文字在民國七十一年之整修中卻被清除,另外在民國七十三年砭五堂升格為聖殿之後,中央牆面上亦添加了『萬金聖母聖殿』。至於在開口部份方面,創堂之時,一樓之主要大門為磚砌圓拱門,二樓則為下部較寬之尖拱窗歷次重建整建時基本上維持此風格沒有改變。

    在中央禮拜堂部份,創建之時在南北面側於一樓有五座長方形窗戶上有水平雨庇,二樓有七個小型的哥德窗,上有尖拱雨庇。民國四十九年整建之後,一樓仍在原有位置維持著五處開口戶。二樓個開口部,其中由西面算起之第二個開口部改為側門,其餘則仍然為維持長方形窗。二樓部份仍然為尖拱窗,但目前只剩六座。造成二樓部份窗戶更動之最主要原因仍是因為在構造體上有所更動,窗戶遷就添加之結構柱,而置於兩根柱子之中央。

    在東面環形殿部份,原來之教堂無環形殿,但於聖壇之後尚有一空間。現有之環形殿全係民國四十九年添加之物,環形殿主體於一樓尚外接一間房間,與中央禮拜堂之通廊部份形成一個整體。一樓部份牆面全體無任裝飾,東面開有兩座尖拱窗,南面與北面也有一同型式之尖拱窗,不過南面則多開有一道門以進出環形殿旁之小房間。在二樓部份則只有環形殿開有四座細長之尖拱窗,民國七十一年整修時外側加上了玻璃磚以配合內部鑲嵌採繪玻璃成為今貌。

3-4.3 內部裝飾風格

    就萬金天主堂內部裝飾而言,角塔部份是甚為簡樸,除了開口部外並無任何裝飾,在角塔一樓與通廊間並無開口,而二樓部份則有尖拱形門與圓形窗戶各一座,與二樓夾層相通。在中央禮拜堂方面,萬金天主堂在創建之時是一個具有中殿及兩側通廊的長方形巴西利卡小教堂,在室內「左右各有五根塗白漆之角柱直伸到天花板,只有最內側的一對柱子有大斗形的柱頭,而且柱頭上為角柱,其他則無柱頭,而為非常特別之六角柱,在柱間繫有橫樑,樑上則為木造豎板,柱開有哥德式之窗戶,窗戶周圍及樑上均有紅色及藍色精細之彩飾,樑的側面為唐草紋,上面為圓紋,窗下之木板繪有梅花紋,這些裝飾都顯露出台灣風格及特色,可惜創建之初之室內柱樑風格並未曾留下任何圖面,只存舊照片一幅。

    民國四十九年整建之後,雖然中殿仍舊維有五對柱子,但是由於採用鋼筋混凝土構造,六角柱及四角柱均被圓柱所取代,這些圓柱在處理上在底部有一段顏色較深入部分,頂部則以西方之芼莨葉飾做柱頭,並於柱頭上下之滾邊收頭。靠近大門之柱子並有貝殼形聖水容器嵌於柱上。民國六十七年,當時任高雄主教的鄭天祥主教贈了一對木聯匾,掛於最內側之柱子,右聯(面對教徒)為「萬金聖母賜恩寶島信眾同欽」,左聯為「道明會士開教屏東福音廣被」,民國七十一年整修時,更在其他柱列上直接書寫各種字體之對聯以增加中國色彩。如果從入口往聖壇之方向而言,第一對柱子因為同時兼為入口上方二樓夾層之結構,沒有添加對聯外,第二對柱子,面對教有右聯為「萬形之始大道之原允矣惟精惟一」,左聯為「上握天樞下撫民漠洵哉真主真人」,第三聯柱子右聯「德被中外玉替璀璨聖三藝」左聯為「母儀古今玫瑰鮮妍天苑開」,第四對柱子右聯為「燒玉燭掌明燈光耀普施大表外」,左聯為「搒金爐焚乳香煙     升聖台前」,中國式的對聯使得萬金天主堂也沾上天主教中國化運動之氣息。

    位於北通廊之端的聖轎,即為俗稱的「聖母轎」,為萬金天主堂重要的文物之一,為當年運自西班牙之原物,中央立原罪聖母像一座。聖轎在風格上屬於哥德式樣,雕飾精美,其上並有西班牙皇室御賜皇家勳章一枚。南通廊之端的聖母轎在風格上亦為哥德式樣,但卻為新作之物。

    聖轎為聖出巡搭乘之交通工,對於萬金天主堂而言有很深的歷史與樣式意義,因而在天主堂本身收集之檔案照片中,有好幾張便是以舊的聖母轎為主角,其中有一張甚是萬金天主堂創建不久所拍的。聖台上也裝置有燈一對,兩燈中間於祭桌上放小聖龕,聖龕中央拱圈內為聖杯及聖鴿圖案,上為王冠飾,兩側為螺旋狀複合柱,柱子為天使,共同抬著上述之王冠飾。小聖龕外收亦為曲線,最上為十字架,整體造型帶有濃厚的巴洛克風格。

    在聖壇部份的開口方面,民國四十九年整建時,於環形殿部份,下部為長方形窗,左右各兩座,嵌彩壓克力,上部則為尖拱窗,民國七十一年整修時,上部改為外部玻璃磚,內嵌色玻璃聖者圖案,由南至北分別是聖瑪竇,聖瑪爾谷,聖路加及聖若望,下部即維持不變,在環形殿與左右兩室之間則為尖拱形開口。

    至於在入口上部之夾層,原來創建之時之「欄杆也是彩色的」,但民國四十九年整建後,由於構造已經改變,欄杆也隨之改為一般之鐵欄杆,近年則再翻修新式欄杆,此形式欄杆不可能為民國四十九年之產品,應為民國七十年以後才有之產品。除了上述所描述之室內裝飾風格外,萬金天主堂室內於中殿部份左右牆上尚有後來加掛之有關耶穌事蹟之宗教浮雕。於右邊(面對信徒)分別是「耶穌被叛死刑」,「耶穌背十字架」,「耶穌第一次跌倒」,「耶穌遇見他的母親」,「西滿輔助耶穌」,「耶穌與莫尼加」與「耶穌第二次跌倒」 ,左邊則為「婦女為耶穌痛哭」,「耶穌第三次跌倒」,「耶穌被剝掉衣服」,「耶穌被釘十字架」,「耶穌死在十字架上」「聖母懷抱耶穌」,「耶穌被埋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顏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