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8166.JPG

 

  參觀完萬金教堂之後,緊接著又來到也是位於萬巒鄉的劉氏宗祠。

  以下是劉氏宗祠簡介<摘自http://travel.pthg.gov.tw/CmsShow.aspx?ID=352&LinkType=3&C_ID=165

  劉氏宗祠位於萬巒鄉五溝村,是台灣南部地區各宗祠中保存最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宗祠。在這處佔地2.5公頃的「二堂四橫圍屋式」客家合院建築中,無論是門匾對聯,還是彩繪浮雕,處處可見勸勉族中後代子孫做人處世,勤奮好學的銘言和典故,將客家人視教育為最大投資的傳統表露無遺,置身其間益發懷古幽情。


  劉氏宗祠位於萬巒鄉五溝水村中聯外道路的入口,位置相當顯眼。開基祖是住在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招福鄉八輪車戶的劉姓族人,於清乾隆年間,組成祭祀公業來到五溝水開墾,再由後代子孫於清同治9年(1864年,另有一說是1869年)開始陸續興建「二堂四橫圍屋式」的客家合院建築,由於歷經時代動亂,前後歷時45年,到日治時代明治41年才建成,日治大正10年間因農村經濟景氣曾進行重修。

  劉氏宗祠最初建好時,只有左右兩橫屋,後來重修時,又加上左右的「然藜閣」與「重光樓」兩門樓,以及外橫屋和花園的巴洛克裝飾圍牆與涼亭,因此兩座門樓與橫屋,無論材料、構造、尺寸與美學意匠上都與原先不同,甚至其右外橫屋還建成當時最時髦的大正樣式洋樓,可以看出當時劉家的財力與在村中的權勢。

  劉氏宗祠前有一條小河有如護城河衛戍著宗祠,潺潺流水象徵子孫的生生不息、財源滾滾,寬敞外埕(兼運動場)前種有百年原鄉「金絲竹叢」,美麗的植栽,乾淨的環境,襯著不遠處的大武山,祠後的檳榔樹,遠山近水,綠樹紅花,環境寧靜優雅。從劉氏宗祠的建築,可以看出早期客家居民對祖先慎終追遠的崇拜,在格局的安排上,也可看出客家先民為適應自然環境對風水形勢的講究。

  清領時期劉姓族人劉成台、劉成金與父視劉清元三人均曾榮獲朝廷「貢生」,祠堂的屋脊因此以燕尾造型顯赫其家勢,前門的燕尾線條明亮優雅翹起,脊背則飾以雕花剪黏,正廳的燕尾則因毀於颱風重修之後較樸拙,脊背部份用鏤空花磚則是分散風力、減少承受強風吹刮之虞,頗有「力學」理念。寬廣的明堂,遼闊的視野是別處所無。

  劉氏祖先遙尊帝堯、劉邦、劉秀為先祖,自五胡亂華後遷至江南,落腳於彭城(江蘇省銅山縣),堂號即是「彭城堂」,在彭城堂四個角落的彩繪,都畫上蝴蝶,因為「蝶」與「耋」同音,比喻有久遠、長壽之意。彭城堂堂號上方有交趾燒,人物栩栩如生,是文王、武王取天下的故事。正廳堂號旁的門對是「卯金啟瑞」、「乙火騰輝」,則是從文字學的觀點去解釋「劉」姓的來典故。

  劉氏宗祠門樓背面懸掛一門匾「大乙重光」,典故出自勤於研究歷史經典的劉向,勸勉後代能好好效法劉露勤學做事的精神,「太乙真人」也與大廳的對聯「乙火騰輝,卯金啟瑞」相輝映。

  劉氏宗祠處處可見名聯,例如「一等人忠臣孝子,二件事讀書耕田」,「然燈照耀金精府,藜火呈祥鐵漢家」,「忍是積德門,善為傳家寶」,「詰誡宗支宜肅睦,叮嚀眾志要賢良」,「處事謙恭禮克盡,居家孝弟順當全」等,勗勉後代子孫傳承家風。

  劉氏族人相當重視教育,曾連續出了三名「貢生」,堂前高掛「恩歲」進士匾,使劉氏宗祠在五溝水有重要地位。劉氏宗祠不但有被五溝村民稱為「進士第」的房屋,還流傳著一句諺語:「不到五溝不入流,不入劉也不入流」。意思是說,客人到五溝來作客或念私塾,一定要來劉氏宗祠內,參觀並學習劉姓人家的生活作息及知識,如此才算是有休養有學識的人。

  受到劉氏家族的影響,五溝水還有在西盛路上的觀海山房,目前仍保留原貌,屬西洋式的觀海山房,曾培育了許多學者與讀書人。

  五溝村是保存很完整的客家傳統聚落,到處是紅磚瓦的客家宗祠與夥房,除最具特色的劉氏宗祠外,在西盛路還有鍾家祠堂、偉芳公祖堂、觀海山房、天祿閣等客家古厝。社區公園有「水流東」溪流,溪水清澈,楊柳低垂,頗有英國康河味道。五溝國小紅瓦建築與客家紅磚瓦三合院相輝映,學校蒐藏許多古農具。五溝村元宵節有「攻砲城」民俗活動。

  劉氏宗祠是劉氏宗親後裔血脈相連,追念祖先的精神堡壘,每年春秋兩祭,都會從各地前來祠祭祀列祖列宗,盛況熱鬧且莊嚴。此外,劉氏宗祠也相當於一個墾務中心,負責收取公業所放佃的入息,每年春秋兩季舉行盛大祭祖儀式,在極盛時期達數百人。

 

IMG_8134.JPG 

簡介

 

IMG_8139.JPG 

前門,燕尾線條明亮優雅翹起,脊背則飾以雕花剪黏<摘自http://web.hach.gov.tw/hachweb/blog/sophia0324/myBlogArticleAction.do?method=doListArticleByPk&articleId=9176>

 

IMG_8141.JPG 

雕飾

 

IMG_8144.JPG 

 

 

IMG_8145.JPG 

 

 

IMG_8146.JPG 

 

 

IMG_8148.JPG 

正廳屋頂的橫梁

 

IMG_8149.JPG 

相當美麗的裝飾

 

IMG_8150.JPG 

吉祥彩繪

 

IMG_8151.JPG 

門樓背面的匾額-大乙重光,典故出自勤於研究歷史經典的劉向。劉向勤於研究歷史、經典,焚膏繼晷。有一天太乙真人路過,見劉向黑夜埋首於案上苦讀,又家徒四壁,老人手持青藜杖,吹出枝頭火照著,教給他許多古書,兩人相知相惜,後來太乙真人送劉向「太乙真人」匾額。要他的後代能好好效法他那勤學及做事的精神,所以「太乙真人」是要勸勉族中後人,要有勤學的好學精神。

IMG_8153.JPG 

 

 

IMG_8154.JPG 

正廳堂號的門對「卯金啟瑞」、「乙火騰輝」,是從文字學的觀點去解釋。「劉」→「 :殺也,從『金、刀』聲」。東漢流行讖緯之說,故有人持「卯金刀」說,將「劉」字解為「東卯西金,從東方王於西方也」。<摘自http://web.hach.gov.tw/hachweb/blog/sophia0324/myBlogArticleAction.do?method=doListArticleByPk&articleId=9176>

 

IMG_8155.JPG 

 

IMG_8158.JPG 

 

IMG_8159.JPG 

 

 

 

IMG_8161.JPG 

 

IMG_8162.JPG 

 

 http://wugo.tacocity.com.tw/ans05/oldliu02.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顏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