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班近七年,也就是公司的員工旅遊遊也辦了七次 ,但是我始終都沒參加過,說不合群也算是,只是有點討厭大拜拜的氛圍。
今年想參加的原因不外乎,這次排定的行程很動人,除了參觀一些古宅外,另外排了三條我很想去走的步道,想想既然不用花錢,
就去探探步道也好,不過行程排太多,每個景點都走馬看花,還是不喜歡這樣的旅遊方式,以後如果有機會,再以自己的步調走
一次吧。

第一站是自來水博物館,如果有導覽的話相信會很棒,可是我們只有30分鐘的時間。
裡面也有一條步道,一樣沒時間去走...

大大的自來水標誌,旁邊是戲水池...

水源地唧筒室,聽說已有百年歷史

很特殊的扶手

很多新人來這裡拍婚紗,參觀期間至少有三組新人在這裡拍照。

窗戶的收頭

拱形門柱的裝飾,可以看出這棟建築是走古典風格

自來水博物館外觀,巴洛克式建築

外觀的裝飾欄杆

天氣炎熱,有噴水池可以涼爽一下

 

自來水博物館介紹:

臺北水源地時期

   西元1885年(民前二十七年), 清代首任巡撫劉銘傳,力行新政且重視飲水衛生,於臺北北門街 ( 今衡陽路)、石坊街( 今博愛路 )、西門街等處,開鑿深井供水,此為臺北公共給水之開始。

   日人據臺之初,以劉氏的建設為基礎,展開自來水設施之規劃。1896年(民前十六年 )八月,臺灣總督府特別聘請英國人威廉巴爾頓( William K. Burton )來臺,並派遣總督府技師濱野彌四郎協助,進行全臺衛生工程及臺北自來水建設之調查工作。

   1907年,依巴爾頓先生之建議, 在公館觀音山腳下新店溪畔建取水口,以引取原水;在觀音山麓設淨水場,進行淨水處理,再將處理過之清水,以抽水機抽送至觀音山上之配水池,藉由重力方式自然流下,供應住戶日常用水。

   1908年取水口、唧筒室建築與設備裝置先行完成,1909年輸配水管、淨水場及配水池全面完工,淨水場開始供水,出水量20,000噸,用水人口十二萬人,並命名為臺北水源地慢濾場,從此臺北自來水開始邁入現代化之供水系統。

   1951年(民國四十年)初,臺北市政府成立「臺北市自來水水源擴建工程推行委員會」,由市長吳三連任主任委員。

   同年四月成立擴建工務所,聘請省建設廳技正范純一主持設計施工。設施包括混凝池一座、沉澱池二座及快濾池四座,容量為每日出水量20,000噸,全部工程於次年二月底順利完成。1974年(民國六十三年)進行臺北區自來水第三期擴建工程,為配合臺北水源地慢濾場之拆除工作,於沉澱池增設傾斜管,以加速膠凝沉澱效果,快濾池改換為石榴石濾材,增加出水量為每日50,000噸。

   1977年(民國六十六年),唧筒室完成「抽取原水、輸送淨水」之使命,功成身退。自1908創建迄今己有九十餘年的歷史,八十二年六月被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同年九月二十七日第一次對外開放二週供民眾參觀。後經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會勘,認為年久失修且多處漏水,經構堪慮應予整修。因此,民政局於八十六年度編列預算二佰萬,供作本古績之調查研究報告經費,並委請中國工商專科學校完成「臺北市三級古蹟水源地唧筒室之調查研究」報告。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依據該報告於八十七年五月斥資捌仟餘萬元修護,恢復唧筒室之原貌,並多方蒐集有關自來水歷史的照片及器材,充實整體內容與相關周邊設備,完成全國首座自來水博物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顏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