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和惠施的千古巧辯是這樣的:「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 我知之濠上也。」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無法告訴妳這水多麼冷或多麼熱,即使用溫度計丈量,那也不是我的感覺,我的感覺也不會是妳的感覺。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飲,為什麼只取一瓢,取的為什麼是那一瓢,我一樣無法告訴妳,告訴妳了,妳也一樣不會懂。其實在莊子和惠施的辯論中,我贊同的是惠施的看法,我不是魚,我不知道魚快樂還是不快樂,妳不是我,妳永遠也無法是我,妳永遠也無法知道我的感受,或許,妳可以將妳的感受投影,想像我的感受,不過那還是妳的感受,不是我的。 學歷史,讀歷史,想學的是記取教訓,可惜歷史告訴我們的是,「歷史必然會重演」,有些事,即使學了再多,即使想的再多,卻永遠永遠也無法避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為什麼不繞路?我想未曾經歷過,始終不會知道,即使旁人眾口鑠鑠。記得看過的漫畫烏龍院,封面上的一句話是:「烏龍本無院,言者不知知者默」,或許能形容這種狀況吧,也或許是「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語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的境界吧。 曾經有個人告訴我她的故事,她流淚的告訴我她的親身體驗,我聽了,那時我不懂,今天我懂了,因為我跟他一樣,在我想告訴你我的故事的今天,我才想起那一天,那個情景,我也跟他做著相同的事,我懂了,心也痛了。 2005/03/23 by yensheng
- Mar 23 Wed 2005 15:46
我不是魚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